大清都亡了此人仍在率4000八旗军攻城差点为溥仪打下一片江山

正所谓“主圣自然皆乐土,时平正合储良将”。而清末时期,中华大地都处于屈辱之中。公元1906年溥仪继位之时才是一个三岁的黄口小儿,何来的“主圣”?自然也就没有乐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重臣皆是人心不稳,1909年有臣子曾诏言决定效仿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当时的清朝是软弱的,年幼的溥仪连吃饭都还要人喂,又如何反抗的了这些人的决定。但是就有一臣子名为多罗特·升允,自小怀抱着忠君爱国思想的他不能接受这类似于背叛一般的事件发生,在朝堂上公然反驳,屡次言辞激烈。最后,升允以妨碍新政为由被革职了。

多罗特·升允出生于公元1858年,是满洲八旗中镶黄旗人。当时的清廷已经腐烂到根子里了,许多的旗人都在家中招猫逗狗,贪图享乐,不去寻找工作,因为从事“贱业”会丢了旗人祖先的脸。升允虽然也是旗人之一,却自小就勤奋努力。

忠君爱国的思想在他脑中扎了根,他自小就读书习武,为的就是有一日可以报效祖国。1882年24岁的多罗特·升允进士及第,正式走向仕途。他先后担任了山西省按察使,布政使以及陕甘总督等职。在就任中勤政爱民, 造福一方。

在担任陕甘总督一职时,在见到滔滔奔涌不息的黄河阻拦的人们的交通,开始修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黄河天桥。感慨于教育的未开化。他第一个倡导建立西北人自己的大学,就是西北大学。还倡导建立自己西北人的新军。

这样的功劳理应百世流芳,令世人夸赞。但是其忠君爱国的事实背后是其顽固不化的封建思想,就如在1909年因反对立宪制被革职一般,他骨子里信奉的是君臣尊卑那一套。就算是被革职后的升允也没有放弃,依旧勤奋的学习练武。

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反清的浪潮在全国各地都纷纷掀起,浙江山西贵州等等省份都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管制。这时的朝堂终于想起来了忠诚耿直的升允,升允得以任命陕西巡抚,虽说全国各地都已经宣布反叛,但是升允丝毫不惧。

他带着他的旧部四千八旗军直奔西安,他心中明白中原已经不可能有清朝的立足之地,他希望可以攻下西域建立一个小王朝再奉迎溥仪上位。他一路上作战勇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口气就打下了数十座城池,真的就要为溥仪重新打下一座江山了。

但是就在他兴致勃勃的准备继续向西打下去的时候,1912年的2月12日,溥仪颁发了退位诏书。在这种情况下他真的恨其不争,但还是不屈不挠的准备攻下西安。真是大清都亡了,他还在攻城。

可是其手下的部将见清朝大势已去,本就不愿与同胞互相残杀的将士们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拒战,就算是升允以命相逼也无动于衷,升允无法只能撤兵。可是这位自小就接受忠君爱国,匡扶社稷思想的老臣却依旧不肯放弃。

在1914年,他前去寻找日本人的帮助与张勋一起主导了清朝复辟时间,可依旧失败了。随后又多次寻找其他势力帮助以祈求为大清朝恢复生机。1931年,在奔走多年却依旧是复辟无望的遗憾中,升允去世了。

末帝溥仪为其追封谥号为“文忠”,站在清朝的角度之上来说。升允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忠诚,哪怕是倒退几百年,升允这样的臣子也定是历代君主所喜爱的。可是在当时晚清那种乱世,先进思想已经传播到了人民的心中,升允这样的做法不过是竹篮打水罢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